No.81-从理念到实践:全民基本收入研究进展
万海远;李实;卢云鹤
发表时间:2020/1/29 13:08:51    最近修改时间:2020/1/29 13:47:15
摘要: 自芬兰于2017年开启全民基本收入(UBI)实验,首次在国家层面将其由理念转化为政策以来,吸引了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适用于UBI经济分析的一般性框架,并从主流经济理论的公平、效率与财政约束维度,来评述全球范围内的UBI实验及其经济效果,总结相关经验教训,进而讨论中国实施不同形式UBI实验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局部UBI实验与我国现行低保政策基本相同,不充分UBI实验缺乏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能力,经典UBI实验则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而以税收为其筹资则会进一步造成激励扭曲和效率损失。尽管如此,考虑到UBI理念在社会公平上的重大含义,寻求经济上有效率且可持续的实施方案就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短期内实施经典UBI方案的可行性有限,但长期内仍然值得社会各界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全民基本收入;社会公平;经济效率;财政约束;政策效果

作者:

万海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李实(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卢云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情绪加剧,社会公众对稳定生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无条件保障全民基本收入的理念,在近年来获得极大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实施全民无条件基本收入政策(Universal Basic Income,以下简称UBI)1。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全球不平等加剧和民粹主义势力的不断抬头,全民基本收入理念多次被作为政治竞选纲领而为大众所熟悉2,以芬兰为代表的国家还在积极推动全民基本收入的实验,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此后,一些社会团体、企业组织与学术界联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众多不同规模的全民基本收入实验,使严谨的政策方案设计逐渐成为可能,并为后续政策评估提供持续的灵感来源(Hoynes & Rothstein, 2019)。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2014年以来全球关于全民基本收入实验的研究进展,梳理适用于UBI分析的理论框架,回顾全球范围内UBI的经济效果文献,说明UBI在中国的可行性及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意义。

-------------------------

1UBI的其它名称包括Basic Income (BI), Basic Income Guarantee (BIG), Demogrant等,关于UBI的一般性介绍可参考Ravallion (2016)。

2在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华裔候选人Andrew Yang(杨安泽)将“人性至上”作为竞选口号。他基于自动化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而提出的核心政策主张是为每位成年公民逐月发放1000美元的UBI或自由红利(Freedom Dividend),目前已获得越来越多的选民支持。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