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终期研讨会顺利举办
CCEHD
发表时间:2020/1/14 23:09:00    最近修改时间:2020/1/17 23:52:40
摘要: 2020年1月12日,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终期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620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心2019年度中标课题进行终期讨论交流。各课题负责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尤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徐慧副教授、钱婧副教授、周金燕副教授、李亚男老师、朱梦冰老师、助理研究员李汪洋,内蒙古大学侯建昀老师,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老师、茹玉老师,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张文杰等出席研讨会。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兼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罗楚亮教授、邢春冰教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副主任李帆、研究二部项目主任李莹、儿童发展中心项目主任杨修娜、儿童发展中心项目副主任周想、博士后李佳及各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亦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徐慧副教授主持。
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经济学

    2020112日,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终期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620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心2019年度中标课题进行终期讨论交流。各课题负责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尤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徐慧副教授、钱婧副教授、周金燕副教授、李亚男老师、朱梦冰老师、助理研究员李汪洋,内蒙古大学侯建昀老师,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老师、茹玉老师,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张文杰等出席研讨会。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兼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罗楚亮教授、邢春冰教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副主任李帆、研究二部项目主任李莹、儿童发展中心项目主任杨修娜、儿童发展中心项目副主任周想、博士后李佳及各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亦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徐慧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方晋主任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然后从中国贫困问题研究、长期追踪研究等几方面对基金会目前的工作进行介绍,并对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表示期待。接着,各课题负责人就其课题进展进行终期汇报,并由与会专家对课题进行点评。

    首先由内蒙古大学侯建昀老师代课题负责人杜凤莲教授就其课题“金钱能买来时间吗?照料投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汇报。本课题研究了中国城镇家庭父母在物质和时间上的照料投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城镇家庭中,受教育程度高和家庭收入高的父母对儿童投入的照料时间和辅导费用都相对较多。母亲照料时间对儿童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照料时间对儿童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罗楚亮教授高度肯定了该课题研究,并提出明晰时间与金钱的相互关系并改进结果呈现方式会使文章更加完善。

    接着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报告了课题“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kills and Social Behavior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Lab-in-the-field Experiments in Rural China”。该研究对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两个中学的学生进行实地行为实验和调查,分析了环境对留守儿童认知能力和社会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关注公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接触后,会更加关心分配结果;女孩比男孩更加关心公平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高度评价了该研究,并提出补充研究背后的机制分析会使文章更加丰富全面。

    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就其课题“父母缺位与留守儿童合作偏好发展——来自现场行为实验和微观调查的证据”进行了终期汇报。该研究利用1600余名6-16岁农村中小学生的大样本现场实验,探讨了儿童合作偏好的发展规律以及父母缺位对儿童合作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合作倾向逐渐增加;父母缺位确实对留守儿童合作水平的平稳发展产生了冲击,惩罚机制能显著地促进不同年龄段和各类儿童的合作水平,但随着留守程度的加深,两种机制的抵消效果也逐步削弱。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对该研究表示肯定,并提出可以在实验过程方面做更详细的论述和论证。

    北京师范大学朱梦冰老师汇报了其课题“计划生育政策与性别教育平等化趋势”。本研究基于2013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影响生育数量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并探讨其对性别教育差距的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兄弟姐妹对家庭资源的竞争和稀释作用,且同胞数量对女性教育的挤占效应更大。同时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增加独女户的数量和减少家庭中孩子的数量而有助于缩小性别教育差距。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对该研究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表示可以进一步从现实意义角度进行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赵丽秋老师报告了其课题“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in Early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Skills”。该课题研究了早期无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对青少年认知发展表现的影响,即早期低保政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早期低保政策正向影响儿童认知发展,且对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影响更显著。同时,低保政策通过提高家庭食品支出和提高母亲的精神状况来影响儿童发展认知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邢春冰教授从理论框架和实证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点评,提出可以从生产、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角度进行更加细致的机制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尤婧副教授报告了其课题“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互助金对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态因果效应与机制研究”。该文章基于2010-20141500个农户按照随机控制实地实验方式开展的贫困村村级互助金项目,评估微观金融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孩子教育水平的因果效应,并识别其作用来源与机制。研究发现互助金能够持续提高孩子受教育年限和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继续求学的概率,但不能保证完成高中或同等阶段职业教育。首都经贸大学茹玉老师对该文章的规范性全面性以及细节处理方面表示肯定,从机制讨论和贫困划分标准等方面与尤婧副教授进行了更细一步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钱婧副教授对其“研究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与赋能——基于发展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进行了汇报。该研究从老年心理视角出发研究老年人人力资本问题,这为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打开了新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周金燕副教授表示了对该课题的肯定,认为该角度十分新颖,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并从影响机制方面提出建议,表示期待钱婧副教授实证方面的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茹玉老师就其研究“学前教育对城乡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进行了汇报。该研究本研究基于CFPS数据,重点考察学前教育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有助于提升城乡儿童学业表现,其中对乡村地区儿童的边际效益影响更高。中国人民大学尤婧副教授对该研究主题表示了高度认可,并从文章结果变量、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回顾、研究机制等方面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周金燕副教授介绍了课题“睡眠和儿童社会情感技能的关系及最优睡眠时间的经济学探讨”。该课题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核算睡眠的净收益与机会成本,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儿童的最优睡眠时间。内蒙古大学侯建昀老师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对该研究的现实意义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睡眠时间可能会存在内生性问题,建议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张文杰代课题负责人张川川副教授就其课题“隔代照料与儿童发展”进行汇报。该课题主要关注隔代照料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与性格等方面。该研究特别区分了祖父母的教育程度,发现相对于谁提供照料而言,照料提供者的教育程度对儿童发展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袁玉芝老师对照料方式界定、影响机制和遗漏变量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就其课题“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进行了介绍。借助回答“我国人口的年龄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之间是否有关系、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之间存在何种差异”两个问题,讨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中的年龄效应较为显著。随着年龄增长,不平等会逐渐积累,教育差距引起的收入差距可能会逐渐增大。北京师范大学朱梦冰老师对此课题进行了点评,从相关概念定义、样本选择等方面提出建议,并认为可以对结果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北京师范大学徐慧副教授汇报了其课题“父母社会地位与子女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该课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数据来探讨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影响子女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以及背后的影响机制。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该文章认为收入和教育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李亚男老师对该课题提出肯定,并表示可以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对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老师介绍了课题“互联网应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上网娱乐是否降低了儿童的认知能力?”。该课题实证检验了上网娱乐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是否上网娱乐对其认知能力影响并不显著,但不同时段上网娱乐的影响却有所差异;上网娱乐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家庭环境下存在异质性,家长上网习惯和对子女上网监管、 家庭教育、父母关系以及居住地等因素均在上网娱乐与儿童认知能力的关系中有调节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李汪洋老师高度评价了该课题,并从因果机制和代理变量等方面与毛宇飞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李汪洋老师对其课题“互联网与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汇报。该研究探索了10-18岁青少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并据此探讨互联网在社会不平等再生产中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互联网应用行为有效地推动了青少年的认知功能。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深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制约,贫困和弱势人群不仅更难接触到互联网,也更少利用互联网开展资本提高型活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老师对该课题进行了点评,并对遗漏变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后期分析和改进提出相关建议。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袁玉芝老师分享了其课题“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对教育供给的启示”。该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技术进步与就业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历次技术革命对就业的影响,构建了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理论框架,从就业结构与技能需求两个方面识别与预测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张文杰认为该报告话题新颖、内容丰富,提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回归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李亚男老师汇报了其课题“More Education, Better Mental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该研究着眼于教育对精神健康的影响,将义务教育与精神健康直接联系,重点分析了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和义务教育对精神健康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高度肯定了该研究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希望突出研究发展中国家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丰富和完善机制检验等。

    会议最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兼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晋和罗楚亮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方晋主任非常感谢大家的研究成果,从大家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新的发现,这对基金会开展工作有很多新的启发,有很大的收获,并建议大家进行研究阅读文献的同时,多做实地考察与调研。罗楚亮教授首先感谢基金会对中心和项目的支持,然后感谢大家的研究报告,各位点评人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解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很多问题值得吸收借鉴,需要认真对待。要进一步凝练政策含义,尽可能完善推动政策制定。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