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书籍] 21世纪中国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战略
李实;等
发表时间:2018/12/22 19:25:11    最近修改时间:2019/2/18 15:34:53
摘要: 本书汇集了在过去十年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对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的成果。研究院长期专注于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收入分配政策和反贫困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在过去几年中研究院承担了各种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课题十多项,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从2010年以来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研究课题,也得到了扶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特别是范小建主任和苏国霞司长不仅对课题加以指导,也经常参与课题的研究。因此,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课题组的集体研究成果,也包含了课题委托机构和外部学者专家付出的努力。
关键词:收入分配; 贫困; 反贫困

 21世纪中国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战略

21世纪中国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战略

书号:ISBN 978-7-5141-8675-8

作者:李实 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出版

今年已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18个年头。在过去18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高速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在政府扶贫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根据我们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如果按照2010年确定的新贫困线(2300元/人/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超过了50%,到了2002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30%。最新的数据表明,在同样贫困标准下2017年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到5%以下。而且,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和普遍赞誉。一些国际机构声称,在2000年以来全球减贫任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减贫成就 。

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都是基本的事实。对于其背后的原因需要解释,然而在解释上并非易事,因为原因有很多很多。而且,从数量上能够解释清楚哪一种原因更为重要,不能不说是学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对中国减贫效果解释上,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首先,减贫是主要得益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吗? 从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对于农村减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济增长能够带来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那么减贫效果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在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基本在8%左右,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超过了10%,特别在80年代初几年,农民收入超高水平增加,导致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即使按照80年代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在1978-1985年期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了一半(见图1)。

对于中国农村的减贫历程而言,经济增长产生的减贫效果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在80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而到了90年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果出现了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1990年至199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6%,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但是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只是4.8%,比经济增长率低5.8个百分点。较低的农民收入增长,所产生的减贫效果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降低。由此可见,如果经济增长率不能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长,减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其次,收入差距扩大会带来更多的贫困人口吗?在现代贫困理论中,经济增长或者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贫困变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力。在收入增长既定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差距越大越不利于贫困人口的减少,而收入差距越小越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对于中国来说,收入差距的扩大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发生在90年代及21世纪初期。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80年代的0.3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近0.5,收入差距扩大得非常明显。这一时期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也是比较显著,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期的0.22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0.4左右。收入差距扩大减缓了收入增长产生的减贫效应,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加重农村贫困的主要因素。本书提供的一些实证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再次,市场化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明显的减贫效果?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起始于农村,农民成为经济改革的最初受益者。相应地,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明显的减贫作用。对于农民来说,实现其收入增加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从农业转向非农就业,从农村转向城镇,不断地实现单位劳动报酬的增加和最大化。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也是对农村劳动力限制政策逐步放松的过程。虽然这一项改革是不彻底的,然而已有的改革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与缓解农村贫困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也是影响农民收入,从而影响贫困发生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产品价格变动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价格上升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贫困发生率下降,反之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收入下降,贫困发生率上升。因此,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对于农村贫困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最后,政府的反贫困政策起到了多大的减贫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减贫效果是多种因素影响后的结果,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只是其中一种因素,而将这一因素带来的效果与其他因素的效果加以区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对反贫困政策的效果加以完全的否定却是有失偏颇。从中国的反贫困实践来看,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反贫困政策,政策效果会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时期,采取了不同类别的政策,各个分类政策的效果也会是不同的。本书的一些章节对一定时期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政策进行了评估,得出的一些结论是有价值的。 

在过去十几年中,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贫困人口的区域结构,人群结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与个人特征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认识这种变化对于理解贫困和寻求有效的反贫困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的部分章节专门对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结构及其区域分布做了细致描述和分析。一些分析结果构成了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制定反贫困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些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当前的农村贫困格局以不同于90年代,近几年的贫困格局已不同于21世纪初期,因此反贫困政策要随之加以调整,采取更加精准而有效的政策手段消除现有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

本书分为上篇与下篇。上篇主要是研究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和反贫困政策的效果;下篇则集中研究2010年后中国农村贫困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和新的致贫原因,并且对新的扶贫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加以评估,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的扶贫效果。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扶贫战略,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而言,已发生了改变。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但是扶贫的对象和扶贫措施已逐步开始精准化,一个显著的标志是从瞄准贫困县向瞄准贫困村(整村推进)转变,而另一个标志是由过去的只注重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与救济式同时并重的扶贫方式的转变。这些转变适应的21世纪初中国农村贫困的新特点和新格局。即使在低水平贫困标准下,长期得不到脱贫的贫困人口,也是极端贫困人口,往往是那些生活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贫困人口,是那些缺少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是那些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的贫困或是长期的,或是短期的,然而他们需要的帮助不是就业机会,不是劳动力转移,不是职业培训,不是高收入岗位,而是基本的收入保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中国政府开始在这个时期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对于缓解农村贫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养老制度发挥的作用是直接的,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起到的是间接作用。这些新制度,新政策的反贫困效果究竟如何,本书的一些章节进行了评估。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如果继续保持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人均GDP水平将会达到12000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经济总量和政府财力都会大幅度提升。因此,在2011年中国政府提高了农村贫困线,以表示其反贫困的决心。按照新贫困线,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3亿。这对中国政府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仍处于较高水平上,社会矛盾突出,会给扶贫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政府需要拓宽反贫困的视野,在扶贫观念上有所改变。

本书汇集了在过去十年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对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的成果。研究院长期专注于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收入分配政策和反贫困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在过去几年中研究院承担了各种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课题十多项,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从2010年以来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研究课题,也得到了扶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特别是范小建主任和苏国霞司长不仅对课题加以指导,也经常参与课题的研究。因此,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课题组的集体研究成果,也包含了课题委托机构和外部学者专家付出的努力。特别在课题开题和结题会上,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评论,对于课题报告的改进起到了很大帮助。参加课题会议的有汪三贵、王萍萍、王有捐、吴国宝、吴伟、张琦等,在此对他们给予的支持、关心和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是集体研究的成果。上篇——21世纪初贫困的变化、原因及反贫困政策,由以下研究人员完成:第1章——李实、万海远,第2章——盛来运、阎芳、李实,第3章——罗楚亮,第4章——詹鹏、沈扬扬,第5章——罗楚亮,第6章——尹恒,第7章——吴国宝,第8章——李小云,第9章——汪三贵,第10章——邓曲恒,第11章——岳希明、罗楚亮,第12章——岳希明、刘谦,第13章——罗楚亮,第14章——王萍萍、关冰;下篇——2010年后的农村贫困新格局与反贫困政策效果,由以下研究人员完成:第15章——沈扬扬、王萍萍、关冰,第16章——朱梦冰,第17章——罗楚亮,第18章——周云波、沈扬扬,第19章——邢春冰,第20章——罗楚亮,第21章——詹鹏,第22章——杨穗,第23章——徐慧,第24章——杨娟,第25章——朱梦冰,第26章——陈国强,第27章——詹鹏,第28章——李实、沈扬扬。在此感谢他们对本书做出的贡献。

经济出版社的申先菊主任和王新宇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的博士生吴珊珊同学在书稿整理和修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李实 2018年初于海南)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