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论文No.19]周云波、武鹏、沈扬扬:分租、让租与行业收入差距
周云波; 武鹏; 沈扬扬
发表时间:2014/5/9 18:11:13    最近修改时间:2014/5/9 18:17:21
摘要: 在梳理关于行业收入差距既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分租”与“让租”行为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样本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的工资给付过程中确实存在“分租与让租”行为,即劳动报酬的提高确实会促使劳动者更为努力地工作以创造更多的利润,进而促进企业利润率的提升;反过来当企业可分配收益增多时,企业便倾向于更多地给付劳动报酬。由此,经行业垄断、财政补贴等引致的行业间较大程度的租金水平差异,最终转化成了大部分的行业收入差距。定量分析显示,“分租”引致的工业行业收入差距占现有差距水平的39.4%,“让租” 引致的工业行业收入差距占现有差距水平的42.6%,从变动趋势上来看,分租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整体上有所扩大,让租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则整体上有所降低。
关键词:行业收入差距; 效率工资; 分租; 让租; 面板误差修正

作者:

      周云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武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沈扬扬——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北京,100875

 

 一、引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规范行业收入分配,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已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点攻坚领域之一。之所以突出强调行业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第一,目前,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并已经成为后者不断扩大的最主要推手。已有研究显示,1990~2008年我国行业收入的基尼系数由0.058上升至0.181,扩大了两倍多,年均增幅达6.5%;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仅扩大了44%,年均增幅只有2.0%(武鹏和周云波,2011)。这意味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增加值中行业收入差距增量的贡献是最主要部分。

第二、行业差距的不断扩大推迟了我国公有经济主导的收入差距倒U曲线拐点的到来。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城市化率每年约提高一个百分点。已有研究显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所带来收入差距已经在2006年前后进入了下降阶段(周云波,2009),如果城乡内部收入差距保持不变或增幅很小,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将有望在2010年左右迎来公有经济主导的收入差距倒U曲线的拐点。但是,近几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快速拉大抵消了人口二元转换的作用,使得倒U拐点的到来依然遥遥无期,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推手便是行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第三,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行业差距将主导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走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总体收入差距中的比重越来愈大,而行业差距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就意味着它将左右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及其走势。

第四、与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相比,行业收入差距,尤其是不合理因素导致的差距对经济主体产生的剥夺感更强,极易诱发人们的不平衡心理,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由于空间上的分离,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所造成的心理失衡往往会大打折扣。而行业收入差距发生于邻近而居的人群内部,散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其所带来的不平等往往被感受得更深更直接。

基于上述原因,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展开研究是一项颇富意义的工作,但须指出的是,如何解释行业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收入分配研究领域的一项理论难题,许多具有广泛一致性的实证结论难以获得理论上的有效支撑。固然,实证归纳性研究在指导实践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价值不可否认,但其无法避免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无法通过逻辑一致的理论解释框架对问题展开全局式的把握,研究所获结论难免有就事论事之嫌,政策建议也无法克服点到点的局限性;二是逻辑链条缺失可能导致统计穿透式的错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许多研究经常将行业垄断作为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解释因素。为此,我们将首先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进行梳理,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全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与逻辑梳理,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可能的贡献;第三部分是对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的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包括分租和让租假说的检验,以及两者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生成二维码分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