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态
院内新闻
学术观点
文献书籍
工作论文
专题讨论

社会动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正式启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已确定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根据《试点方案》,各试点要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院内新闻

2020年10月29日下午,由我院院长宋晓梧老师成功申请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演进路径与机制构建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五会议室顺利举行。
《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从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维度和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提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可借鉴的思路与建议,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的公示”,我院执行院长李实著作《农民工与城镇流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获著作论文奖三等奖,副院长万海远著作《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政策》获青年成果奖。
2020年1月12日,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终期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620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中心2019年度中标课题进行终期讨论交流。各课题负责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赵丽秋副教授、尤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晔馨副教授、徐慧副教授、钱婧副教授、周金燕副教授、李亚男老师、朱梦冰老师、助理研究员李汪洋,内蒙古大学侯建昀老师,复旦大学左雪静老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毛宇飞老师、茹玉老师,南京财经大学詹鹏老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袁玉芝,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张文杰等出席研讨会。此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兼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方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罗楚亮教授、邢春冰教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副主任李帆、研究二部项目主任李莹、儿童发展中心项目主任杨修娜、儿童发展中心项目副主任周想、博士后李佳及各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亦出席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徐慧副教授主持。
2019年12月30日上午,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前辽宁省副省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首任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崮先生、中国社科院财经研究院张斌副院长、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研究员刘媙、中国国际经济中心社会研究所主任张凯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董鹏丽女士一行来到京师学堂401会议室,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万海远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孙越、研究生王盈斐,就多方的深度学术合作展开了探讨交流。

学术观点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时值两会期间,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特策划了《两会教育谈》专访栏目,邀请教育、经济等领域专家学者,就教育扶贫、终身学习、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大学生就业、协作育人等热点教育话题进行分享与交流。本期专访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工资与收入分配中心主任,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邢春冰教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指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应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十四五”期间,应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会达到多少?中国未来是否有通胀风险?搜狐财经就此对话了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
作为参与讨论延退方案的专家之一,宋晓梧表示,延退政策应在“十四五”期间尽快推出。“一定要抓住十四五这个时间窗口,不能再错过了”。与此同时,他表示,延迟退休不是“一刀切”,不代表所有职工都要工作到65岁才能退休,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会给予劳动者一定的弹性选择空间,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过度紧张。
近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通过线上召开,主题为“需求侧管理与新发展格局”。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宋晓梧在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因此,“十四五”时期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新发展格局早日形成。
需求侧改革要有新思路,改变过去只是注重实物资本投资的做法,将人力资本投资需求激发出来,从而实现提升总需求,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从而稳步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

文献书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一跃而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党和政府始终将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具体体现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编织了世界上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完备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应对银发浪潮,老年康养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们将在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继往开来,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将实施新阶段的开局五年规划。在这期间,人口老龄化已经使劳动力总供给明显下降,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将使农业富余劳动力消耗殆尽,同时要化解多年积累的大量过剩产能,治理严重的生态污染,尤其要防止房地产和金融泡沫破裂对经济社会的强烈震荡,加之因世界经济萧条,外贸萎缩,中国经济从高速转为中速发展将是“十三五”时期的必经路径。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然后转向中低速发展,其实是所有新兴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路径。这一转变如果处理得当,将促使中国从前阶段依靠过高资本投入、过多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过低劳工成本获取高速发展的旧常态,转向资本投入高效、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收入分配公平、公共服务均等,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可以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新的曙光,也必然经历调整和转型的阵痛。
本书汇集了在过去十年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对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的成果。研究院长期专注于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收入分配政策和反贫困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在过去几年中研究院承担了各种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课题十多项,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从2010年以来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研究课题,也得到了扶贫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特别是范小建主任和苏国霞司长不仅对课题加以指导,也经常参与课题的研究。因此,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课题组的集体研究成果,也包含了课题委托机构和外部学者专家付出的努力。
本书利用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S) , 研究了我国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及其动态变化, 分析了主要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发现增值税、 消费税和其他间接税主要表现为累退性特征,个入所得税为累进性税收, 而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取决于税负归宿。总体看,我国税收制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本书由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编撰而成,涵盖了从全国居民收入状况到城乡、所有制、行业、地区等分组资料,还有与之相关的财税政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数据信息,辅之于中外收入分配比较研究,反映了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全貌,包括了部分新的学术动态和专家观点,提供了收入分配研究的新视角。

工作论文

自芬兰于2017年开启全民基本收入(UBI)实验,首次在国家层面将其由理念转化为政策以来,吸引了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适用于UBI经济分析的一般性框架,并从主流经济理论的公平、效率与财政约束维度,来评述全球范围内的UBI实验及其经济效果,总结相关经验教训,进而讨论中国实施不同形式UBI实验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局部UBI实验与我国现行低保政策基本相同,不充分UBI实验缺乏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能力,经典UBI实验则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而以税收为其筹资则会进一步造成激励扭曲和效率损失。尽管如此,考虑到UBI理念在社会公平上的重大含义,寻求经济上有效率且可持续的实施方案就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短期内实施经典UBI方案的可行性有限,但长期内仍然值得社会各界的不断探索。
多维贫困理念起源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推广于《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目前已经在14个国家形成官方标准。中国尚未在官方层面使用多维贫困指数,但新世纪以来的减贫目标都充分体现了“多维”思想。本文的综述逻辑是:首先比较一维贫困和多维贫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多维贫困的内涵、发展和常用的测算思路。然后,比较分析多维贫困的优势。接下来,以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巴基斯坦的官方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为例,给出多维贫困的国际实践。最后,回到中国扶贫实践,简评多维思想在中国扶贫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扬和计算机技术的日臻成熟,计算机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日益普遍。 根据新近的城市劳动力调查资料,58%的城市在岗职工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计算机。在控制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水平和工作任务属性等因素,并考虑了不可观测的特征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后,我们发现使用计算机可以带来 12-15%的工资回报。使用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会带来生产率提升的基本判断。计算机使用与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结合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以生产率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有助于应对加速出现的老龄化进程。
借助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本文旨在评估中国农村地区1995-2013年期间的扶贫工作效果。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1995-2013年期间中国农村地区的多维贫困程度变动,分项指标对整体贫困的贡献,以及多维贫困状态间的差异。结论显示,伴随扶贫政策的深入,农村多维贫困程度不断下降;自费医疗支出负担对整体贫困造成的影响最大,贡献最高;老年群体、低受教育程度群体、西部地区和贫困县等子群体的贫困程度均很高。稳健性分析显示,改变子维度的代理变量、改变权重结构或去掉某些维度,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利用微观面板数据,考察家庭房产价值变化对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的作用机制和群体性差异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首先,房产价值变化正向显著影响消费,但量级较小,进一步来看长期比短期影响更为明显。其次,针对作用机制检验的研究发现,本文否认了直接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同时支持了预防性储蓄动机。再次,进一步来看,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发挥,在不同地域、不同房价地区和不同住房数量的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2018年度研究项目招标通知